近日,四川新闻联播以《“巴蜀非遗 古艺新生”系列报道 | 泸州古蔺:老花灯进新课堂 小挂面变“金线线”》为题,关注非遗古蔺花灯和古蔺手工面。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以上74项,总量居全省前列。今天的“巴蜀非遗 古艺新生”系列报道,我们就到泸州古蔺,看这里的非遗如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古蔺花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姚占楷:校园啊风光哎,多美好哟喂,好呀么好幸福哟喂。这就是用我们原生态的老调来创新新词。
在古蔺花灯校园传习基地内,来自古蔺县第一小学花灯社团的同学们正跟随“姚家班”第四代传承人姚占楷学习“花灯调”及“花灯唱词”。这两年,随着“花灯进校”等活动常态化进行,这项曾销声匿迹的非遗戏曲艺术正频繁走入日常教学,与年轻一代“亲密接触”。
古蔺花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姚占楷:把创新的(内容)与原始的(表演形式)融在一起,像乡村振兴、学校、森林防火(等题材),(都)可以给你唱出来、跳出来、编出来。
除了在内容上的创新尝试外,“授艺人”们也正在寻求表演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传统花灯表演形式多以载歌载舞、逗笑取乐为主,舞台的艺术呈现效果较弱。而在面向学生的花灯社团,老师们则结合现代舞美设计,融入了新的想法,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古蔺县第一小学校花灯社团负责人 许娟:比如说针对古蔺花灯的一些单一的传统动作,去做一些提炼和提升,让它更具观赏性、表演性,让我们传统文化有现代性的表达。
截至目前,古蔺已打造花灯进校园传习基地3个,覆盖学生5000余人,让非遗人才不断层,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
人才赋予非遗以“新活力”,数字化升级则让非遗打开“新生路”。作为泸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古蔺手工面就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过去这样的特色美食多为手工小作坊生产,销售方式也很原始,大多是自家支个摊卖给本地人。为了让传统手艺走出去,当地引入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同时建立起了古蔺面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产量得以大幅提升。近年来,古蔺面更是搭上电商平台的“快车道”,成功打开销路。这两天,在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彰德街道建国村的工厂内,工人们正加班赶制来自湖北、山东等地的大宗古蔺手工面的网络订单,繁忙而有序的生产线见证了古蔺手工面从传统走向产业化的华丽转身。
古蔺面协会秘书长 税鹏娥:去年的生产产值是4.7万吨,达到了2.5亿元的销售额,产品也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包括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希望我们的古蔺面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的喜爱。